焦作日报记者 孙阎河配资炒股官方注册开户
中医认为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那么,秋季到底如何养生呢?昨日,记者走访了焦作市中医院糖尿病肺病二区主任黄立娜。她介绍,中医有一个秋季养阴法则,叫“少辛增酸”,意思就是,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,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。
黄立娜介绍,《黄帝内经・素问》中提到:“肺主秋,肺收敛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泄之”。少辛增酸是中医养生和食疗中的重要原则,主要源于中医理论中五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,以及季节养生的思想,具有非常具体的实践意义。中医认为,自然界的食物和药物具有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五味,而五味又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,辛入肺、甘入脾、酸入肝、苦入心、咸入肾,且存在“相生相克”的作用。其中,辛味对应肺,具有发散、行气的作用,如生姜、辣椒;酸味对应肝,具有收敛、固涩的作用,如乌梅、山楂。少辛增酸的核心思想就是,通过调节饮食中辛味和酸味的比例,达到顺应时令、平衡五脏的目的,尤其适用于秋季。
黄立娜进一步介绍,辛味食物本性发散,秋季气候干燥,这时候人体恰恰需要收敛而非发散。若过多食用辣椒、花椒、生姜、大蒜等辛味食物,则容易耗伤肺津,导致肺燥,出现干咳、咽干、皮肤干燥等症状。此外,中医认为“肺属金,肝属木”,秋季肺金当令,若肺气过盛,则可能克制肝木。如果减少辛味食物的摄入,能有效避免肺气过亢。酸味食物本性收敛,秋季适当增加乌梅、山楂、柠檬、葡萄、石榴等酸味食物的摄入,可帮助收敛肺气,防止肺津耗散,同时能滋养肝阴,平衡五脏。从现代营养学角度看,酸味食物多富含维生素C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,应对秋季干燥。
黄立娜提醒,所谓少辛增酸也并非绝对禁忌,而是强调适度。简单来说,就是秋季烹饪时可少量用辛味调味,比如生姜,有去腥的功效,是家庭常备之物配资炒股官方注册开户,只要不过量食用就好。同时,增酸也要适量,避免过酸伤胃。此外,中医养生注重因人而异,若体质偏寒,如畏寒、腹泻等,可适当减少酸味的摄入,以免加重寒凉;若体质偏热,如容易上火,则可适当增加酸味。总之,少辛增酸是中医根据季节特点和人体生理状态提出的饮食调节原则,核心在于通过五味的偏性,辅助身体顺应自然规律,达到健康平衡的目的。
恒正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